莎孚(萨福)古希腊抒情诗人:生平、诗作与女性爱情主题
萨福是一位来自古希腊的著名女抒情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630年,可能出生在位于爱琴海的莱斯博斯岛。在古代世界,她的诗歌备受推崇;但到今天,她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已不幸遗失。据估计她曾写过约1万行诗,其中现存文本仅约650行,且多为残篇。关于她的生平细节,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且常带有后世附会的色彩。
生平与传统说法
现存的古代资料对萨福的生活有不同的描述。古代学者和注释者有时把她描绘成领导年轻女性的教师或创办某种诗歌与舞蹈训练的聚会,但这些说法可能混合了神话与后世想象。关于她的婚姻、家庭或具体活动的细节缺乏可靠的直接证据,因此现代学界通常对古代传说持谨慎态度。
诗歌风格与创作形式
萨福的诗歌以个人情感和第一人称的亲密叙述著称,她擅长用简洁而精炼的意象表现强烈的内心体验。她使用的是古希腊北爱奥利亚方言(Aeolic),且诗作通常伴随里拉琴(lyre)演唱。她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是后来被称为萨福式诗节(Sapphic stanza),大致结构为三行较长句子加上一行较短的“阿多尼克行”(Adonic line)。这一格律后来被罗马诗人如贺拉斯(Horace)等人借用和改造。
主题:爱情、欲望与女性经验
萨福的诗歌聚焦于情感、欲望与亲密关系,尤其是女性之间的情感纽带。许多残存片段中的叙述者表达了对特定女性的迷恋、渴望、嫉妒或哀伤,但诗中对身体行为的直接描写很少,更多是通过情绪、表情与自然意象来传达欲望的强度。关于这些诗是否自传性,以及她本人的性取向,学界有广泛讨论:有学者认为诗歌反映了作者或其社群的真实情感生活,而另一些学者则强调诗歌的文学性与表演性,认为不宜直接等同于作者本人的私人生活。
文本传承与残篇
萨福的诗作绝大多数通过手稿或引用失传,现存材料主要来自两类来源:古代作者的引用(如语法书或注释)和考古出土的抄本残片,特别是一些纸草或泥片。在现代,偶有新的碎片在埃及的抄本收藏中被发现,这些发现不断丰富我们对她作品的认识,但同时也伴随鉴定和归属方面的学术争议。现存完整或近完整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致爱神阿芙罗狄蒂的抒情诗(通常称为《献给阿芙罗狄蒂》),以及常被引用的第31号残篇(以希腊原文首句“Phainetai moi”闻名)。
影响与接受
- 古代:萨福在古希腊罗马世界享有崇高声誉,古人常将她列为重要的抒情诗人,有时被誉为“第十缪斯”。她的风格和格律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
- 中世纪与近代:由于手稿传承的断裂和文化审查,她的作品在中世纪欧洲相对不为人知;文艺复兴后学者开始重拾她的诗句,18–19世纪的译者与学者对她的私人生活与情感进行各种解读。
- 现代:20世纪以来,随着女权主义研究与性别研究的发展,萨福被视为研究女性书写和女性欲望史的关键文本来源。她的名字成为词汇:如“sapphic”(萨福式的)和“lesbian”(来自莱斯博斯岛名)在描述女性同性恋或女性爱情时被广泛使用。
阅读与研究的要点
- 研究萨福时应注意区分古代传记性材料与诗歌文本本身:很多关于她生活的细节来自晚期的说法,可信度参差不齐。
- 她的诗歌强调表演性与音乐性,许多片段原本是配乐朗诵或演唱的作品,这影响了我们对其情感与修辞的理解。
- 现代对她诗歌中性别与欲望的解释多样:有从历史语境出发的社会文化解读,也有以文本细读为主的文学分析,两者可以互为补充。
主要残存片段示例
虽然多为残篇,但萨福的一些片段极具代表性并广为流传,常被用来讨论她的主题与风格,例如:
- 《献给阿芙罗狄蒂》(Ode to Aphrodite)——一首几近完整的祈愿体诗,展现了对爱与援助的恳求。
- 第31号残篇(“Phainetai moi”)——通过强烈的身体与心理描写传达见到所爱之人时的慌乱与羞怯。
结语:萨福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情感表现力、音乐化的语言和独特的格律在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原作大多散佚,她留下的片段仍对文学史、性别史与文化史产生持久影响,且随着新的抄本发现与研究不断为我们提供新的理解视角。


萨福的赫玛
生命
关于萨福的生活,人们知道的很少。已知的内容来自三个方面。萨福现存的诗歌,其他关于她的古代著作,以及关于一般古希腊的证据。她于公元前630年左右出生在希腊的莱斯伯斯岛,在埃雷索斯或米蒂利尼。她父母的名字并不确定,不过她的母亲通常被称为克莱斯。古代传统为她的父亲至少提供了八个可能的名字。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可能是基于萨福的一首现已失传的诗,说她的父亲在萨福还是个孩子时就去世了。据说萨福有三个兄弟,分别叫Charaxos、Larichos和Eurygios。2014年发现的 "兄弟诗 "谈到了Charaxos和Larichos。
萨福可能有一个女儿叫Kleïs(和她母亲一样)。萨福的两首诗中都谈到了她。并非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同意萨福诗中的Kleïs是萨福的女儿。有些人认为,她是萨福的情人。但古代资料称克莱伊丝是萨福的女儿,一些现代历史学家认为她一定是萨福的女儿,而不是她的情人。萨福的丈夫,也就是克莱伊丝的父亲,据说是一个名叫安德罗斯的富商凯基拉斯。然而,如果萨福结婚了,这绝对不是她丈夫的名字:这是一个关于萨福生活的喜剧中的笑话。
_-_BEIC_6353771.jpg)

萨福的肖像,罗马马西莫宫(Palazzo Massimo alle Terme)。照片由保罗-蒙蒂拍摄,1969年。
诗歌
萨福最出名的是写抒情诗,这是一种在琴声的伴奏下演唱的诗歌。她的大部分诗歌集中在妇女的生活上。其中大部分是爱情诗,但她也写过赞美诗、婚礼歌曲和关于她家庭的诗歌。一些古代资料说,萨福写过表白诗、挽歌和回文诗(与抒情诗不同的另外三种类型的诗歌)以及抒情诗。然而,这些都没有保存下来,可能萨福并没有用这些风格写作。有三首归于萨福的附文存世,但它们写得很晚,可能是在希腊化时期。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晚在公元七世纪,都有萨福诗歌的古代文本。到了中世纪,萨福的诗歌已经失传,直到十六世纪,新印刷的古代作家如哈利卡纳苏斯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开始制作,他曾引用过萨福的《阿佛洛狄忒颂》。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萨福诗歌的古代副本碎片,她的作品的已知数量几乎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