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加·里弗斯(1919–2007)生平与推动交际式语言教学的贡献
威尔加-里弗斯(1919年4月13日-2007年6月23日)是一位澳大利亚学者和作家。她是哈佛大学罗曼斯语言和文学的名誉教授。她研究并撰写关于语言教学的文章。里弗斯是早期支持从听觉语言法向更多交流和互动语言教学转变的人。里弗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死于马萨诸塞州的沃特敦。
生平概览
威尔加·里弗斯出身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后赴海外深造并长期在美国从事高等教育与教师培训工作。她在哈佛大学任教多年,担任罗曼语系的教授,并在语言教学研究与实践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里弗斯既是学术研究者,也是课堂实践的推动者,关注如何将语言教学理论有效地应用到真实课堂中。
教育与职业经历
里弗斯的职业生涯横跨大学教学、教材编写与教师培训。她在大学课程中既教授语言课程,也参与教育学、课堂方法和教师培养项目,致力于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交际活动和促进学生语言产出方面的能力。
对交际式语言教学的贡献
里弗斯是将交际与互动置于外语教学核心的早期倡导者之一。她的主要观点包括:
- 以交流为目标:主张课堂活动应以真实交际为中心,让学生练习用语言完成具体任务而不仅仅是模仿或重复。
- 整合技能:反对把听、说、读、写完全割裂开来,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自然整合各项语言技能。
- 学生中心与交互式课堂:强调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互动、合作学习与信息交换,从而提高语言产出与交际能力。
- 重视课堂情境与真实材料:鼓励使用贴近真实生活的材料与任务,帮助学生将课堂语言迁移到实际交际情境中。
教学理念与方法实践
在方法上,里弗斯支持以任务(task)为基础的活动设计、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和信息差活动等,使学生在完成具体目标的过程中自然练习语言。她也关注课堂中的反馈与纠错方式,主张在不破坏交际流畅性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帮助。
著作与影响
里弗斯撰写了多篇有关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文章与教材,这些作品长期作为语言教师培训与课程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她的思想影响了后来交际法、任务型教学(TBLT)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许多教师教育项目将她的观点纳入课程与教学标准。
遗产与评价
里弗斯被视为将语言教学从强调形式与机械操练转向关注真实交际与互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她的工作不仅影响了大学语言课程,也对中学与成人语言教育、教材编写和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便在她去世后,她倡导的以交际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仍然是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与实际应用建议
- 教学设计时优先考虑交际目标和任务完成,而不仅仅是语法点的讲授。
- 在课堂中常设合作与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产出语言并进行同伴互助反馈。
- 使用真实材料(如新闻、访谈、广告、社交媒体内容)提高学生的语境感知与实用能力。
- 将听、说、读、写技能自然整合进同一教学活动,模拟真实交际情境。
注:本文旨在概述威尔加·里弗斯的生平与学术贡献,帮助教师与研究者理解她在推动交际式语言教学方面的核心思想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发。
写作
- "心理学家与外语教师"。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4年。
- "外语技能教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8年和1981年。
-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言教学的实用指南"。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
- "用第二语言自然地交流"。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
- "互动式语言教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
相关页面
女语言学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