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定义与成因:白矮星表面爆炸、亮度与观测概述
新星(复数形式为novae或novas)是发生在白矮星表面的一种剧烈热核爆发,表现为恒星在短时间内突然大幅增亮。新星的本质是白矮星表层积累的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失控的核聚变,从而将大量能量和物质抛入太空,使系统短时变得非常明亮。
成因与物理机制
新星通常出现在一个紧密的双星系统中,其中一颗是白矮星,另一颗是供给物质的伴星(常为主序星或次巨星)。当两星足够接近时,伴星的气体通过洛希瓣溢出或风的方式流向白矮星表面,形成吸积层。随着氢气在白矮星表面积累,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最终触发一种被称为热核失控(thermonuclear runaway)的过程,导致外层物质被剧烈点燃并抛出。
影响爆发性质的关键因素包括白矮星的质量与成分(如碳氧白矮星 CO 或氧-氖 ONe 白矮星)、吸积速率和累积物质量。更高质量的白矮星需要的触发质量更少,但能量释放更剧烈,喷发速度通常也更高。
物质抛射、能量与演化
- 喷发物质量:典型新星喷出的物质量很小,约为太阳质量的10^-4量级(约1/10000太阳质量),相对于白矮星本身质量微不足道。
- 融合效率:在爆发过程中,只有累积物中的一小部分(通常为几百分之一到几百分点)被完全融合,但释放的能量足以加热并抛出大量物质。
- 抛射速度:外层物质以数百到数千公里/秒的速度向外扩散——部分新星的速度可达几千公里/秒。
- 光度变化:新星亮度可从爆发前升高数至上万倍,最明亮的可达到约5×10^4到10^5倍太阳光度,使某些新星在夜空中短暂可见。
- 后期演化:爆发后残留的白矮星表面可能继续进行稳态或间歇性的核燃烧,形成所谓的“超软X射线源(supersoft source)”阶段;抛出的物质会形成扩展的行星状或发射谱线的残骸壳。
类型与重复性
按历史与发生间隔,新星可分为:
- 古典新星(Classical novae):通常自上一次爆发后过了上万年或更久才可能再次爆发,观测到的一次性爆发事件。
- 回归新星(Recurrent novae):在几十年内会重复爆发的系统,例如著名的RS Ophiuchi,它在1898年、1933年、1958年、1967年、1985年和2006年都有记录的爆发。
- 矮新星(Dwarf novae):应与热核新星区分开来。矮新星的亮度变化通常由吸积盘不稳定性引起,而非白矮星表面的热核爆发。
如果白矮星在长期吸积过程中质量持续增长并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它可能最终发生Ia型超新星爆炸,这是另一类能量更大、会摧毁整个白矮星的事件。
观测特征与多波段辐射
新星是多波段的辐射源,观测特征包括:
- 可见光与紫外:主导光变随时间的光变曲线(rise and decline),可用于分类(快速/慢速新星,按从极大亮度下降两星等所需天数划分)。
- 光谱:爆发早期常见宽的发射线(如H、He、Fe等),随时间演化可出现吸收特征或霰弹状谱线,反映喷发速度和化学成分。
- X射线:在喷发后某一阶段可观测到硬X射线(来自冲击的热等离子体)和超软X射线(来自表面持续的核燃烧)。
- 无线电:喷射与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同步加速辐射,能在射电波段检测到扩展壳。
- 伽马射线:2010年,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首次惊奇地发现,新星在爆发时也能发射高能伽马射线(>100 MeV),这提示喷射物与周围物质或内部冲击能加速粒子到极高能量。
亮度、可见性的例子与统计
偶尔有新星足够明亮且足够接近地球,能被肉眼直接观测到。近代比较显著的例子包括:
- 1975年天鹅座新星:1975年8月29日出现在天鹅座,在Deneb以北约5度,达到约2.0等亮度(接近Deneb的亮度)。
- 2007年V1280天蝎座:在2007年2月17日达到约3.7等。
- 2013年德尔菲尼新星(V339 Del)和2013年半人马座新星(V1369 Cen):后者于2013年12月2日被发现,达到约3.3等,是本千年迄今最亮的新星之一。
天文学家估计,银河系每年实际发生的新星数量大约为30至60个,常用的代表值约为40个/年。但由于尘埃遮挡、可观测区域与巡天覆盖限制,每年被发现的数目要少得多,通常约为10个/年左右。在外部星系的观测方面,例如每年在仙女座星系发现大约25个亮度大于20等的新星,而在其他邻近星系中发现的新星数目一般更少,且受观测深度与持续时间影响显著。
总结与研究意义
新星研究对理解以下问题非常重要:
- 热核物理与临界条件(如何触发热核失控);
- 双星质量转移与吸积盘物理;
- 粒子加速与高能辐射机制(如伽马射线的产生);
- 白矮星质量演化及其是否可能走向Ia型超新星爆发。
由于新星在短时间内在多波段发生剧烈变化,持续的地面与空间巡天、光谱随访以及多波段联合观测对揭示其物理本质至关重要。


艺术家对白矮星从更大的伴星中抽出氢气的概念。
问题和答案
问:什么是新星?答:新星是白矮星上发生的巨大核爆炸,导致该星突然变亮。
问:新星喷出的物质有多少?
答:新星中喷出的物质数量通常只有太阳质量的1/10,000左右,相对于白矮星的质量来说,这是相当小的。
问:新星的喷射物传播速度有多快?
答:新星的喷出物可以达到每秒几千公里的速度,对于某些新星来说甚至更高。
问:新星能变得多亮?
答:新星可以变得比太阳亮50,000-100,000倍。
问:最近最亮的新星例子是什么?
答:最近最亮的新星例子是Nova Cygni 1975,它出现在1975年8月29日,达到2.0等(几乎和Deneb一样亮)。
问:据估计,每年在银河系中会出现多少个新星?
答:天文学家估计,每年大约有30-60个新星出现在银河系,平均比率为40。
问:在其他星系,如仙女座,每年有多少个新星被发现?
答:在仙女座星系中,每年大约有25个亮度超过20等的新星被发现,其他邻近星系中的新星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