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

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ErnstIngmar BergmanIPA:['ɪŋmar 'bærjman]瑞典语,但通常IPA:[ˈb↪Ll_25D↩gmən],英语)(1918年7月14日-2007年7月30日)是瑞典舞台和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发现凄凉和绝望以及喜剧和希望在他不可磨灭的探索人类的条件。他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伟大大师之一。

包括美国人伍迪-艾伦罗伯特-奥特曼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台湾导演李安在内的世界许多电影人都把伯格曼的作品作为影响他们作品的重要因素。

传记

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他的父亲是丹麦裔的路德教牧师埃里克-伯格曼(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牧师),妻子是卡琳(née Åkerblom)。他是在宗教想象和讨论中长大的。他的父亲是一位相当保守的教区牧师和严格的家庭父亲。英格玛被锁在黑暗的壁橱里,因为他的违规行为,比如尿床。"当父亲在讲台上远道而来的时候,众人就在祈祷、歌唱或聆听。"英格玛在他的传记《Laterna Magica》中写道。

"我把兴趣投入到教堂的神秘世界中,低矮的拱门,厚实的墙壁,永恒的气息,彩色的阳光在天花板和墙壁上的中世纪绘画和雕刻人物的最奇怪的植被之上颤抖。那里有人们想象力所能渴望的一切--天使、圣徒、龙、先知、魔鬼、人类。"

他服了两次为期五个月的义务兵役,并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院(即后来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艺术和文学,但没有毕业。相反,他对戏剧产生了兴趣,后来又对电影产生了兴趣(尽管他在1930年代初已成为一个"真正的电影迷")。

虽然他生长在一个虔诚的路德教家庭,但伯格曼表示,他在8岁时就失去了信仰,但在拍摄《冬日之光》时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从60年代初开始,伯格曼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瑞典哥特兰岛的法罗岛上,他在那里拍摄了许多电影。伯格曼因涉嫌逃税与瑞典政府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后,搬到慕尼黑住了一段时间,直到1982年他执导了《芬妮和亚历山大》,才回到瑞典拍摄另一部电影。伯格曼说这将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他将继续执导戏剧。从那时起,他确实为电视拍摄了一些电影,但后来退居法罗,在2004年表示,他再也不会离开这个岛了。

英格玛-伯格曼于2007年7月30日清晨在他位于法罗的家中去世,享年89岁,同一天,另一位伟大的电影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也去世了。

家庭

伯格曼结过五次婚。

  • 1943年3月25日-1945年,与编舞家、舞蹈家Else Fisher结婚(已离婚)。子女:
    • 莉娜-褒曼,女演员,1943年出生。
  • 1945年7月22日-1950年,与编舞家和电影导演Ellen Lundström结婚(离婚)。子女:
    • 伊娃-伯格曼,电影导演,1945年出生。
    • 扬-伯格曼
    • 双胞胎Mats和Anna Bergman,都是演员和电影导演,生于1948年。
  • 1951年-1959年,与记者Gun Grut结婚(已离婚)。子女:
    • 小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Jr),航空公司机长,1951年出生。
  • 1959-1969年,与音乐会钢琴家Käbi Laretei结婚(已离婚)。子女:
    • 丹尼尔-伯格曼,电影导演,1962年出生。
  • 1971年11月11日至1995年5月20日,与Ingrid von Rosen(婚前名Karlebo)结婚(丧偶)。子女:
    • 玛丽亚-冯-罗森,作家,1959年出生。

前四次婚姻都以离婚告终。最后一次婚姻因妻子英格丽于1995年死于胃癌而结束,享年65岁。除了他的婚姻,伯格曼与女演员哈丽特-安德森(1952-55)、比比-安德森(1955-59)和丽芙-乌尔曼(1965-70)有过浪漫关系。他是作家林恩-乌尔曼与丽芙-乌尔曼的父亲。伯格曼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一个先于他去世。

获奖情况

奥斯卡奖

1971年,伯格曼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欧文-G-塔尔伯格纪念奖。他的三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的提名和获奖名单如下。

  • 获奖:最佳外语片《处女之春》(Jungfrukällan)(1960)
  • 荣获:最佳外国电影《透过黑暗的玻璃》Såsom i en spegel)(1961年)。
  • 荣获:最佳外语片《范妮和亚历山大》(1983年)。
  •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
  •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透过黑暗的玻璃》(1961)
  •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哭声与私语》(1974)。
  • 提名:最佳影片《哭声与私语》(1974年)。
  • 提名:最佳导演,《哭声与私语》Viskningar och rop)(1974年)。
  • 被提名:最佳导演,《面对面》(Ansikte mot ansikte)(1977)。最佳导演,《面对面》(Ansikte mot ansikte)(1977)。
  •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秋日奏鸣曲》(Höstsonaten)(1979年)
  • 被提名:最佳原创剧本,《Fanny och Alexander》(1983年)。最佳原创剧本,《范妮和亚历山大》(1983年)。
  • 被提名:"最佳导演",《Fanny och Alexander》(1983年最佳导演,《范妮和亚历山大》(1983年)。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被提名:《魔术师》(Ansiktet)。任何来源的最佳影片,《魔术师》Ansiktet)(1960)。
  • 提名:最佳外语片,《Fanny och Alexander》(1984年)。最佳外国电影,《范妮和亚历山大》(1984年)。

柏林电影节

  • 荣获:最佳影片金熊奖,《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57年)。
  •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透过玻璃的黑暗》(1961)。金熊奖最佳影片,《透过黑暗的玻璃(1961)。
  • 获得:OCIC奖,《穿过黑暗的玻璃》(1961年)。

凯撒奖

  • 提名:最佳外国电影,《魔笛》(Trollflöjten)(1976)。最佳外国电影,《魔笛》Trollflöjten)(1976)。
  • 提名:最佳外国电影,《秋日奏鸣曲》(Höstsonaten)(1979)。最佳外国电影,《秋日奏鸣曲》1979)。
  • 获奖:最佳外语片,《范妮和亚历山大》(1984年)。
  • 被提名:《萨拉班德》(2005)。最佳欧洲电影,Saraband (2005)

戛纳电影节

  • 获奖作品:最佳诗意幽默 夏夜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1955)
  • 提名:《夏夜金棕榈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1955年)
  • 获得:评审团特别奖《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
  • 提名:金棕榈金棕榈奖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 (1957年)
  • 荣获:最佳导演 生命的边缘Nära livet)(1958年)
  • 提名:金棕榈生命边缘(Nära livet)(1958年)
  • 获奖:特别表扬《处女泉》Jungfrukällan)(1960年)。
  • 提名:金棕榈金棕榈 《处女之春》Jungfrukällan)(1960年);
  • 获得:技术特等奖《哭声与私语》(Viskningar och rop)(1972年)
  • 获奖:《掌上明珠》(1997年)
  • 获得:大公教评审团奖(1998年)(整个作品特别奖)。

金球奖

  • 荣获:最佳外语片《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1960)
  • 获奖:最佳外语片《处女之春》(1961)
  • 获奖:最佳外语片《婚姻场景》(1975年)。
  • 获奖:最佳外国电影《面对面》(1976)。
  • 获奖:最佳外语片《秋日奏鸣曲》(1978年)。
  • 获奖:最佳外语片《芬妮与亚历山大》(1984年)。
  • 提名:最佳外国电影《羞耻》(1968)
  • 提名:最佳外国电影《哭声与私语》(1973)。

其他奖项和荣誉

问题和答案

问: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是谁?
答: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舞台和电影导演。

问:他在作品中探索了哪些主题?
答:他在对人类状况的探索中探讨了暗淡、绝望、喜剧和希望。

问:许多电影人是如何看待他的?
答:他被全世界许多电影人视为现代电影的伟大大师之一。

问:有哪些电影人把伯格曼的作品作为对自己的影响?
答:美国电影人伍迪-艾伦和罗伯特-奥特曼、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和台湾导演李安都将伯格曼的作品作为对自己的影响。

问: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生于何时?
答: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生于1918年7月14日。

问:他什么时候去世的?
答:他于2007年7月30日逝世。

问:"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 "在英语中如何发音?
答:英语中通常读作[ˈbɝgmən]。

AlegsaOnline.com - 2020 / 2023 - License C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