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节(龙舟节)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节日。它是为了纪念屈原,一位生活在很久以前的作家和政府领导人,他因为非常爱他的国家而死去。端午节总是在中国旧历的5月5日,但是--因为旧历是基于月亮而不是太阳的变化--它不总是在新历的同一天。虽然旧历在与季节有很大不同的情况下增加了第13个月,所以端午节总是在晚春。
名称
在中国,端午节通常被称为Duānwǔ Jié,意思是 "迎七的节日"。这个名字是基于旧的日历,它用一组12个名字作为一种星期。中国人用繁体字写端午节,用简体字写端午节。
历史
在很久以前的中国,这个节日可能是为了庆祝 "冬小麦 "的收获,或者是为了庆祝拥有江河和海洋力量的龙神。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重要历史作家司马迁的时代,不同的人用这个节日来纪念屈原、伍子胥或曹娥。
屈原是一位重要的诗歌作家,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他所处的时代,中国政府非常软弱,所有不同的地区都开始说自己是不同的国家。屈原所在的地方叫楚国,楚王熊槐非常强大,他控制了湖北、湖南、江西以及周围的大部分地方。怀王听信了其他领导人说屈原的坏话,让他两次迁往乡下。怀王还犯了其他错误,也伤害了楚国。屈原第二次被送走的时候,写了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的悲伤,然后拿着一块重石走进了汨罗江,自杀了。人们对他这样做的确切原因并不认同,但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因为对国家的悲伤,或者是为了让国王注意他的许多错误而做的最后努力。
中华民国将端午节定为诗人节,以庆祝屈原和其他中国作家。
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重视端午节,但在2005年,它是被批准庆祝的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2008年以来,它已成为一个国家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