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印度教是印度的一种宗教,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印度教在南亚主要在印度尼泊尔广泛流行。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印度教徒称其为Sanātana Dharma,即"永恒的传统"或"永恒的方式",超越人类历史。学者们认为印度教是印度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结合体,有着不同的根源。印度教没有创始人,印度教的起源不明。我们现在所说的印度教,根源于中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下来的洞窟绘画,这些洞窟绘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万年,位于中央邦文迪亚山脉的今博帕尔附近的宾贝特卡。"在印度没有宗教的概念,印度教也不是一种宗教。印度教作为一种宗教,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即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后开始发展。印度教包含了广泛的哲学,并由概念联系起来,如仪式、宇宙论、文本、朝拜圣地等。印度教的文本分为Śruti("听说")和Smṛti("记住")。这些文本讨论哲学,神话,吠陀yajna,瑜伽,agamic仪式,和寺庙建设,以及许多其他。印度教的主要经文包括《吠陀》和《奥义书》、《薄伽梵歌》和《阿伽马》。

人类生活有4个目标或目的,即Dharma(职责)、Artha(繁荣)、Kama(欲望/激情)、Moksha(解脱/自由/救赎);业力(行动、意图和后果)、Saṃsāra(重生周期)和各种Yogas(达到moksha的路径或实践)。印度教的儀式包括布迦(崇拜)和朗誦、冥想、以家庭為主的通過儀式、年度節慶和偶爾的朝聖。一些印度教徒离开社会世界,成为sanyasi,以实现Moksha。印度教规定了永恒的义务,如诚实、非暴力(ahimsa)、忍耐、自我克制和慈悲等。印度教的四大教派是吠舍教、沙维教、沙克教和智者教。

印度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约有11.5亿印度教徒,占全球人口的15-16%。绝大多数印度教徒生活在印度尼泊尔毛里求斯。其他国家也有印度教徒。

词源

印度教一词来自印度-雅利安语/梵语单词Sindhu,是印度河的梵语名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的边界上。根据Gavin Flood的说法,"印度教"一词被波斯人用来指代居住在印度河以外的人,公元前550-486年左右的大流士一世的铭文也将印度教称为居住在印度河以外的人。这些记录并没有把印度教作为一种宗教。最早将印度教称为宗教的记录可能是公元7世纪中国玄奘的《西域记》和14世纪波斯人Abd al-Malik Isami的《Futuhu's-salatin》。这是因为如果宗教的名称叫印度教,而不是印度教。

阿拉伯语al-Hind是指居住在印度河对岸的人。印度斯坦是印度语中对印度的称呼。它的意思是"印度教徒的土地",在穆斯林开始进入印度之前,它一直代表着印度。阿拉伯语对印度教的梵语的影响,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叫做印度语。

印度教一词后来在一些梵文文献中使用,如后来的克什米尔的Rajataranginis(Hinduka,约1450年)和一些16至18世纪的孟加拉高迪亚梵文文献,包括Chaitanya CharitamritaChaitanya Bhagavata。这些典籍用来区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后者被称为Yavanas(外国人)或Mlecchas(野蛮人),16世纪的Chaitanya Charitamrita文本和17世纪的Bhakta Mala文本使用了"印度教达摩"的说法。18世纪末,欧洲商人和殖民者开始把印度宗教的信徒统称为印度教徒印度教一词,当时拼写为Hindooism,在18世纪被引入英语,表示印度本土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传统。

定义

印度教在精神信仰和传统方面的思想是多种多样的,但没有教会秩序,没有不容置疑的宗教权威,没有管理机构,没有先知,也没有任何有约束力的圣书;印度教徒可以选择多神教、泛神教、一神教、一元教、不可知论、无神论或人文主义。由于印度教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得出一个定义是很困难的。印度教被定义为一种宗教、一种宗教传统、一套宗教信仰和"一种生活方式"。从西方的角度来看,印度教和其他信仰一样被称为宗教。在印度,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达摩"一词,它比西方的宗教一词更广泛。

对印度及其文化和宗教的研究,以及对"印度教"的定义,都是由殖民主义的利益和西方的宗教观念形成的。自1990年代以来,这些影响及其结果一直是印度教学者们辩论的主题,也被批评西方对印度的看法的人所接受。

信念

印度教信仰包括(但不限于)Dharma(伦理/职责)、Samsāra(出生、生命、死亡和重生的持续循环)、Karma(每个行为都有反应)、Moksha(从Samsara中解脱或今生解脱)和各种Yogas(路径或实践)。

普贤行愿品

印度教已经接受了人类生活的四个正确目标或目的:Dharma、Artha、Kama和Moksha。达摩、阿尔塔、卡玛和莫克萨。这些目标被称为Puruṣārthas。

佛法(义理)

在印度教中,佛法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佛法被认为是重要的,因为它是佛法,使宇宙和生命的运行成为可能,并包括义务,美德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印度教的佛法包括宗教义务,道德权利和每个人的义务,以及行为,使社会秩序,正确的行为,以及那些是良性的。布里哈达拉尼亚卡奥义书》将其表述为:。

没有什么比佛法更高。弱者以佛法战胜强者,如同战胜国王。真的,佛法就是真理(Satya),所以,当一个人说了真理,他们就说:"他说了佛法";如果他说了佛法,他们就说:"他说了真理!"因为两者是一体的。

-↪Zs_2009↩Brihadaranyaka Upanishad, 1.4.xiv。

《摩诃婆罗多》中,克利须那说是佛法同时执持此世和彼世的事务。(Mbh 12.110.11)。Sanātana一词的意思是永恒的常年的永远的;因此,Sanātana Dharma的意思是,它是既无始也无终的法。

阿塔

Artha是印度教的第二个人生目标,意味着追求财富的生活,经济的繁荣。它包括政治生活、外交和物质福利。阿尔塔包括所有的"生活手段",活动和资源,使一个人能够处于一个人想要的状态,财富,事业和财务安全。在印度教中,阿尔塔的目标被认为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目标。

Kāma(感官享受)

Kāma(梵语,巴利语;梵文:काम)的意思是欲望、愿望、激情、感官的愉悦、生活的享受、感情或爱情,有或没有性的含义。在印度教中,Kama被认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和健康的目标,当追求时不牺牲Dharma、Artha和Moksha。

无间道

Moksha (梵文मोक्↪Lo_937↩ mokṣa) 或 mukti (梵文मुक्ति) 是印度教的终极、最重要的目标。在一個學校Moksha意味著從悲哀,痛苦和saṃsāra(出生-重生週期)解放。在其他学校的印度教,如一元论,moksha意味着自我实现,"实现整个宇宙作为自我"。

因果报应

业是行动工作行为,也是吠陀的因果理论"。该理论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1)因果关系,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非道德的;(2)道德化,即好的或坏的行为都有后果;(3)轮回。因果报应论的意思是''无论目前一个人有什么经历,都是由于他/她过去的工作''。这些行为可能是一个人当前生活中的行为,或者,在印度教的一些学派中,是他们过去生活中的行为。这种生、生、死、重生的循环被称为三昧耶。通过moksha从samsara解脱被认为是确保持久的幸福和和平。印度教经文教导,未来取决于当前的行动和我们过去的行为。

Moksha

生命的终极目标,根据印度教是moksha,涅槃或三昧,但在不同的学校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例如,Advaita Vedanta说,在达到moksha后,一个人知道他们的"灵魂,自我",并确定它作为一个与梵天(最终的现实或一切的原因)。Dvaita(二元论)学校的追随者说,在达到moksha后,一个人识别"灵魂,自我"从梵天不同,但非常接近梵天,并在达到moksha后,一个人将花费永恒的loka(更高的平面)。根据印度教有神论学派的说法,"摩克沙"是指从三摩地中解脱出来,而对于其他学派,如一元论学派,"摩克沙"在当前生活中是可能的,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上帝的概念

印度教是多种多样的,印度教包括一神教,多神教,泛神教,泛神教,泛神教,一神教,无神论等;基本上它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印度教被称为henotheistic(即,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神的奉献,同时接受其他的存在),但任何这样的术语是一个过度概括。

诸佛菩萨

Shiva

Durga

Lakshmi

Vishnu

印度教徒认为,所有生物都有灵魂,每个生物的灵魂或真正的"自我"被称为"ātman"。每个生物的灵魂或真正的"自我"被称为"阿特曼"。灵魂被认为是永恒的。根据印度教的一元论/泛神论(非二元论)神学(如Advaita Vedanta学派),这个阿特曼与梵天是不一样的。阿惟越致学派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认识到自己的灵魂与最高灵魂是相同的,最高灵魂存在于万物和每个人之中,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体的。二元论学派(见Dvaita和Bhakti)认为梵天是一个独立于个体灵魂的最高存在。他们根据教派的不同,将最高存在者崇拜为毗湿奴、梵天、湿婆或刹帝。神被称为IshvaraBhagavanParameshwaraDevaduDevi,这些术语在印度教的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含义。Devi通常是指女性女神时使用。

印度教经文中提到的天体称为Devas(或女性形式的devīdevatā在印度语中是Deva的同义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半神天人。梵天是印度教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艺术、建筑和圣像中都有描绘,在经文中也有关于梵天的故事,特别是在印度史诗和普兰经中。然而,他们经常与伊什瓦拉(Ishvara)区分开来,伊什瓦拉是个人的神,许多印度教徒崇拜伊什瓦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作为他们的iṣṭa devatā,或选择的理想。这种选择是个人喜好、地区和家庭传统的问题。众多的德瓦被认为是婆罗门的表现形式。

寺庙壁板浮雕在Halebidu的Hoysaleswara寺庙,代表三摩地:梵天、湿婆和毗湿奴。Zoom
寺庙壁板浮雕在Halebidu的Hoysaleswara寺庙,代表三摩地:梵天、湿婆和毗湿奴。

主要传统

印度教没有中央教义权威,印度教徒不声称属于任何特定教派或传统。印度教的四大教派是。吠舍教沙维教沙克教和斯玛特教

吠舍教是崇拜毗湿奴及其化身,如克利须那和拉玛的传统。这个教派的人一般都是不修道的,是僧侣。这些做法包括社区舞蹈、唱Kirtans和Bhajans,有些人认为声音和音乐具有冥想和精神力量。

Shaivism是以湿婆为中心的传统。Shaivas更喜欢苦行的个人主义,它有几个子流派。他们的做法包括巴克提式的奉献,但他们倾向于philosply如阿弥陀佛和瑜伽。一些Shaivas在寺庙里礼拜,但有些人练习瑜伽,努力与湿婆内心合一。Shaivas把神想象成半男半女,是男性和女性原则的结合(Ardhanarishvara)。Shaivism与Shaktism有关,其中Shakti被视为湿婆的妻子。Shaivism主要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从克什米尔到尼泊尔以及印度南部实行。

沙克特教注重对作为宇宙之母的Shakti或Devi的女神崇拜,它主要在印度东北部和东部各邦,如阿萨姆邦和孟加拉邦受到崇拜。德维被描绘成较温和的形式,如湿婆的后妃帕尔瓦蒂;或者,像卡利和杜尔加这样的勇士女神。社区庆祝活动包括节日,其中一些包括游行和将神像浸入海中或其他水体。

Smartism崇拜所有主要的印度教神灵,如湿婆、毗湿奴、夏克提、格涅沙、苏里亚和斯坎达。Smarta传统发展在(早期)古典时期的印度教周围的共同时代的开始,当印度教从婆罗门教和当地传统之间的互动出现。斯玛尔塔传统是非常相同的阿弥陀吠陀,并认为阿迪-商羯罗作为其创始人或改革者,谁认为崇拜的神与属性(saguna梵天)作为对最终实现神无属性(nirguna梵天,阿特曼,自知)的旅程。

以Ganesha为中心的Panchayatana("五神",来自Smarta传统)。格涅沙(中)与湿婆(左上)、德维(右上)、毗湿奴(左下)和苏里亚(右下)。所有这些神灵都有单独的教派供奉。Zoom
以Ganesha为中心的Panchayatana("五神",来自Smarta传统)。格涅沙(中)与湿婆(左上)、德维(右上)、毗湿奴(左下)和苏里亚(右下)。所有这些神灵都有单独的教派供奉。

印度教典籍

印度教文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已经写在梵文和泰米尔。最古老的文本是梨俱吠陀是约4000年的历史.印度教文本可以分为两部分。

  • Shruti(所闻)
  • 斯姆里蒂

Shruti

ShrutiShruthi(梵文:श्रुति; IAST:Śruti; IPA/梵文:[ʃrut↪Mn_32A↩i])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听到的东西",这些古老的宗教文本包括印度教的中心典籍,包括四部吠陀,包括其四种类型的附属文本--《三昧经》、《婆罗门经》、《阿兰耶迦》和早期的《奥义书》。

斯姆里蒂

Smriti(梵文:स्म↪Mn_943↩ति, IAST: Smṛti),意为"被记住的东西",是印度教的一种文字。Smriti是被记住的文字,并通过口耳相传,代代相传。Smriti包括(《摩诃婆罗多》和《如来藏》)、《达摩笈多》和《达摩笈多》(或Smritiśāstras)、《阿毗达磨》、《普贤行愿品》、《羯磨》或诗文。

庆典活动

世界各地有许多印度教节日,但主要是在印度尼泊尔庆祝。这些节日包括崇拜,献给神灵,斋戒,仪式,集市,慈善,庆祝活动,普迦等。节日主要是庆祝印度教神话中的事件、季节的变化、太阳系的变化。不同教派庆祝不同的节日,但像排灯节、Holi节、Shivratri节、Raksha Bandhan节、Janamashtmi节等都是大多数印度教徒庆祝的节日。

历程

周期化

印度教可分为以下几个时代

  • 先民宗教(史前和印度河流域文明;至公元前1500年)。
  • 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500年)。
  • "第二次城市化"(约公元前500-200年)。
  • 古典印度教(约公元前200-公元1100年);[注20] 。
  • 前古典印度教(约公元前200-公元300年)。
  • "黄金时代"(古普塔帝国)(约公元320-650年)。
  • 晚期古典印度教--普兰教印度教(约公元650-1100年)。
  • 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教派(约1200-1700 CE)。
  • 现代印度教(1800年起)。

起源

印度教的起源尚不清楚,但印度教最早的痕迹来自于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如Bhimbetka岩石掩体的岩画,可追溯到公元前3万年或更早的时期,以及新石器时代。一些宗教活动可以认为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有几个部落的宗教仍然存在,尽管它们的做法可能与史前宗教的做法不一样。

帕舒帕提 印记,印度河流域文明。Zoom
帕舒帕提 印记,印度河流域文明。

瓦尔纳

有一种观点认为,后来在英国统治时期转变为种姓制度的瓦尔纳,显示了许多人对每个人遵循自己的法度,或命定的道路的强烈感受。许多印度教徒说,这违背了达摩的真谛。然而,瓦尔纳在印度教社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印度独立后,它作为种姓制度被英国人统治的印度失去了青睐,成为非法的,后来的转变。

寺庙

普迦(礼拜)在曼迪尔(寺庙)进行。寺庙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是小型的乡村神庙,有的是四周有围墙的大型建筑。人们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去曼陀罗祈祷,并参加bhajans(宗教歌曲)。印度教徒也在家里做礼拜,往往有一个专门的房间,里面有供奉特定神灵的神龛。

印度的寺庙建设始于近2000年前。最古老的用砖和木头建造的寺庙已经不复存在。石头后来成为首选材料。寺庙标志着印度教从吠陀教的祭祀过渡到巴克提(Bhakti)或对个人神灵的爱和奉献的宗教。寺庙的建设和崇拜模式是由古梵文经文,称为agamas,其中有几个,其中涉及个人的神灵。印度不同地区的寺庙在建筑、习俗、仪式和传统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寺庙的祭祀过程中,通过仪式将普世包容的婆罗门的存在召唤到寺庙的主石神身上,从而使神灵和寺庙变得神圣而又神圣

其他崇拜文化

巴克提学校

巴克提(虔诚)学派的名称来自印度教术语,它意味着对上帝的幸福、无私和压倒性的爱,如挚爱的父亲、母亲、孩子,或任何在信徒心中有吸引力的关系。巴克提的哲学寻求通过个人的形式挖掘宇宙神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印度有这么多的神和女神,往往反映了小地区或人群的独特倾向。它被看作是瑜伽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一种结合,它寻求在神中消解自我,因为身体的意识和作为自我的有限心灵被看作是精神实现中的一个分裂因素。从本质上讲,是上帝影响了所有的变化,他是所有工作的源头,他通过奉献者作为爱和光来行动。奉献者的'罪孽'和恶行据说会自动消失,奉献者因神的爱而萎缩,有限性甚至被超越。巴克提运动通过对信仰的强烈表达和对印度情感和哲学需求的回应,使印度教重新焕发活力。可以说,它们影响了自古以来印度教祈祷和仪式的最大变革浪潮。

在印度教传统中,表达对神爱的最流行的方式是通过法会,或仪式性的奉献,经常使用Murti(雕像)的援助,结合唱或吟诵咒语形式的冥想祈祷。

虔诚的歌曲称为bhajans(主要是14-17世纪创作的)、kirtan(赞美)和arti(吠陀火仪式的一种过滤形式),有时与法会同时进行。这种相当有机的奉献系统试图帮助个人通过象征性的媒介与神连接。然而,据说,通过与神的联系不断增加,菩萨最终能够避免一切外在形式,完全沉浸在真理中无差别的爱的幸福之中。

总的来说,巴克提导致了大量的虔诚文学、音乐和艺术,丰富了世界,并给印度带来了新的精神动力,避免了不必要的仪式和人为的社会界限。更多内容请参见巴克提瑜伽。

密宗

据西方最著名的密宗学者约翰-伍德洛夫爵士(笔名阿瑟-阿瓦隆)说:"印度的密宗,数量众多,构成了卡利尤加的经文(Shastra),因此,它是目前和实际的正统'印度教'的大量来源。事实上,无论其历史渊源如何,《密教经》都是《韦迪卡-噶玛坎达》的发展,是为了满足那个时代的需要而颁布的。湿婆说:'为了卡利时代的人的利益,为了那些丧失能量而依靠所吃的食物生存的人的利益,吉祥的人啊!考拉学说被赋予了"(第九章,第12节)。因此,如果我们要正确理解各种仪式、瑜伽和萨达纳,以及这些实践只是客观表现的一般原则,就必须向密教看齐。"(约翰-伍德罗夫爵士翻译的"大乘密法"导言)

"tantra"一词的意思是"论文"或"连续体",适用于各种神秘学、神秘学、医学和科学作品,也适用于我们现在认为是"密宗"的作品。大多数密宗写于中世纪晚期,源于印度教宇宙论和瑜伽

印度教的重要象征意义和主题

阿欣萨和牛

许多印度教徒因为尊重生命而吃素(不吃肉)。当今印度教人口中,特别是在南印度的正统社区、古吉拉特邦等北方某些邦以及次大陆周围的许多婆罗门地区,约有30%是素食者。

大多数吃肉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牛肉。有些人甚至不用皮革制品。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许多印度教徒对牛的各种乳制品、耕田和施肥燃料的依赖性太强了,以至于牛作为人类心甘情愿的"看护者"的地位,发展到把它认定为近乎母亲的形象。因此,虽然大多数印度教徒并不崇拜牛,而且在《吠陀经》成书后很久就出现了禁止吃牛肉的规定,但牛在印度教社会中仍有崇高的地位。据说,克里希纳既是Govinda(牛的牧民),又是Gopala(牛的保护者),湿婆的侍从是Nandi(牛)。由于强调素食主义(通常连吃肉的印度教徒在宗教日或特殊场合也会遵循素食主义),加上牛的神圣性,难怪印度大多数圣城和地区都禁止出售肉制品,印度教徒中也出现了不仅在特定地区,而且在全印度禁止宰牛的运动。

印度教标志

印度教徒使用许多符号和标志。印度教徒使用的两个最重要的符号是"Aum"和"Swastika(印度教)"。

崇拜的形式:穆尔提斯和咒语。

与流行的看法相反,实践中的印度教既不是多神教,也不是严格的一神教。印度教徒所崇拜的各种印度教神和化身被理解为"一个真理"的不同形式,有时被视为超越了单纯的神,是一种无形的神地(梵天),类似于但不限于一神论,或者是像毗湿奴或湿婆这样的一神论原则。

无论是相信唯一的源头是无形的(nirguna Brahman,无属性)还是个人的神(saguna Brahman,有属性),印度教徒都明白,唯一的真理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不同的。印度教鼓励信徒以神或女神的形式描述和发展与他们所选择的神(ishta devata)的个人关系。

虽然一些人口普查认为,对毗湿奴(称为瓦什纳夫)的崇拜者占80%,对湿婆(称为沙瓦特)和夏克提的崇拜者占剩余的20%,但这种数字也许是误导性的。绝大多数印度教徒崇拜许多神,作为同一真理棱镜的变色形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毗湿奴(如克里希纳或拉玛)、湿婆、德维(母亲作为许多女性神灵,如拉克希米、萨拉斯瓦蒂、卡利和杜尔迦)、格涅沙、斯坎达和哈努曼。

对上述神灵的崇拜往往是通过图画或圣像(murti)来完成的,据说这些图画或圣像不是神本身,而是信徒意识的管道,是人类灵魂的标志,象征着的爱和宏伟的不可言说和不可限量的性质。它们是更大原则的象征,代表而决不被假定概念或实体本身。因此,印度教的图像崇拜是一种圣像崇拜,其中的符号被尊崇为神性的象征,而不是偶像崇拜,这种指控经常(错误地)对印度教徒提出。关于这种崇拜形式的更多细节,见murti。

咒语

印度教徒使用几种祈祷词和一组词。有些词组被称为咒语。这些词据说能给说话人更深的专注和理解,从而更接近梵天。一个著名的咒语是omaum。它象征着梵天,通常是许多祈祷的开场词。为了念好咒语,你应该慢慢地、用深沉的声音说出来。

地理分布

印度毛里求斯尼泊尔以及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国家的印度教徒比非印度教徒的人数要多,在这些国家,特别是尼泊尔印度,印度教非常流行。这些国家也有很多印度教徒。

在前苏联国家,特别是在俄罗斯波兰,也有强大的印度教社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岛也有大量的印度教本土居民。在其瑜伽之流中,印度教更是遍布全世界,仅在美国就有3000万(不到百分之一不能为3000万美国人口)印度教徒。

网站说明

1.      "全球宗教格局--印度教",《2010年世界主要宗教团体规模和分布报告》。A Report on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Major Religious Groups as to 2010. Pew Research Foundation.皮尤研究基金会。2013年3月31日检索

2.      Ninian Smart(2007)。"多神教"。Encyclopædia Britannica.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2007年7月5日检索

3.      PHILTAR,坎布里亚大学宗教和哲学系,印度部落宗教。

问题和答案

问:什么是印度教?
答:印度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众所周知,它有一个以上的神,在南亚主要在印度和尼泊尔广泛流行。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印度教徒把它称为Sanātana Dharma,即 "永恒的传统",或 "永恒的方式",超越人类历史。

问:谁是萨纳塔纳人?
答:Sanātanīs是Sanātana Dharmā的追随者,英文译为永恒的宗教或永恒的信仰。

问:印度教何时开始发展?
答:印度教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开始发展,在吠陀时期(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后。

问:印度教有哪些主要经文?
答:印度教的主要经文包括《吠陀》和《奥义书》、《薄伽梵歌》和《阿伽玛》。

问:根据印度教,人类生活的四个目标是什么?
答:根据印度教,人类生活的四个目标或目的是Dharma(责任)、Artha(繁荣)、Kama(欲望/激情)、Moksha(解放/自由/救赎)。
问:印度教徒有哪些仪式?

答:印度教的仪式包括普迦(崇拜)和背诵,冥想,以家庭为导向的成年仪式,年度节日,以及偶尔的朝圣活动。一些印度教徒离开他们的社会世界,成为桑亚西,以实现莫克萨。

问:全球有多少名印度教徒?
答:大约有11.5亿印度教徒,占全球人口的15-16%。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印度、尼泊尔和毛里求斯,但也可以在世界其他国家找到他们。

AlegsaOnline.com - 2020 / 2023 - License CC3